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我的天後堂妹

關燈
我的天後堂妹

新任準英王妃閨名韋瀅瀅,父親韋玄貞任從七品的普州參軍。父兄雖然官位不顯,但家族顯赫。

京兆韋氏多次與隋唐皇室聯姻,太宗皇帝的韋貴妃和韋昭容就是出自這一著姓。如今英王妃又花落京兆韋氏,韋玄貞父子族人大喜,備覺門楣生光。

韋瀅瀅選為英王妃,這事仿佛就像一只大手猛然拉起已有沒落之勢的韋玄貞這一支系,他們肉眼可見就要飛黃騰達。

韋瀅瀅的母親出自博陵崔氏,不同於韋家諸人的興奮,她感到十分擔憂,生怕女兒會惹怒天後,步入先周王妃的後塵。

韋瀅瀅反而安慰母親說道:“嫁為英王為妃,這是我的福氣。阿娘,除了先周王妃,宮廷朝野並未傳出天後苛待兒媳的傳聞。相反啊,孝敬皇帝元妃楊妙音還被天後收為侄女。只要我做英王的賢內助,孝順天皇天後,天後一定不會為難我的。”

韋瀅瀅說完,又朝母親眨眨眼睛,笑道:“天後日理萬機,又不是困於後院的老婦,哪有時間搭理我這個閑人?阿娘,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裏。”

崔母欲言又止,臉上憂慮之色稍解:“天後……你以後要小心侍奉天後,不得有半點怠慢。”

韋瀅瀅握住母親的手,眉宇之間神采飛揚,自信滿滿道:“等我站穩腳跟,一定提拔阿耶和兄長們。兩個妹妹也不必急著說親,過了兩年說不定能找到更好的人家。”

崔母聞言,心中熨帖,笑道:“建功立業是男兒的事情,你不必管他們。你顧好自己,你好了,我們就跟著好了。”

帝後似乎是彌補對李顯的愧疚,他的第二次婚禮辦得極為盛大。晚上賓客散去,王府安靜了下來。

李顯和韋瀅瀅並肩而坐,內心惴惴不安。他的目光時不時地偷偷落在韋瀅瀅的身上。

韋瀅瀅確實如武媚娘所言是一位姿容美麗的女子,五官精致,膚色如雪,修眉聯娟,眼若秋水,瓊鼻櫻唇,燦若雲霞,麗若玫瑰。

武媚娘的四個兒媳之中,武徽音清雅、房宜蕙端靜、韋瀅瀅纖秾,劉道涵沖淡,四人當中數韋瀅瀅的容貌最美。

但這樣的女子能讓阿娘滿意嗎?

李顯突然有點不想成親了,若不成親,他的王妃就不會死了。對哦,不成親他就沒有王妃,當然談不到王妃會死的事情了。

“大王。”韋瀅瀅首先打破沈默,一雙泓如秋水般的眼睛看向李顯,她的嘴角帶著笑容,主動說道:“妾身可有什麽讓大王不滿意的地方嗎?大王為何不與我說話?”

“啊……”李顯回過神來,手足無措道:“滿意……啊,不對,又不對。總之,你很好……”

韋瀅瀅看著李顯神色慌亂的樣子,掩唇笑起來道:“大王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

李顯聞言消沈了起來,低頭說道:“我知道……我沒本事,才幹比不上六兄,文采比不上八弟,文不成武不就,讓你受委屈了。”

韋瀅瀅連忙搖頭,道:“大王你這樣的身份地位,才幹和文采都是錦上添花。妾身……妾身最看重的是大王的品性。”

韋瀅瀅說著臉先紅了起來,垂頭扭著衣角說道:“我原以為大王身份尊貴,會有驕矜之氣,看不上妾身微寒的家世,又嫌棄妾身蒲柳之姿。但今日一見,發現大王性格溫厚,足以令妾托付終身。”

李顯聽了大為震撼,沒想到新王妃一見面就對自己評價如此之高,心田湧出一股暖流流向全身,整個人仿佛醉了酒一般,輕飄飄的。

“啊……你……我……”李顯結結巴巴,最後一急,脫口而出道:“我會保護你的。”

韋瀅瀅聞言大喜,花一般的笑顏朝著李顯綻開,道:“大王不負妾身,妾身也不會負大王。”

李顯被韋瀅瀅的美貌晃得心酥神醉,道:“你以後叫我七郎,大王聽著生疏。”

“七郎。”韋瀅瀅含羞帶怯嬌聲叫道:“七郎,我閨名瀅瀅,你以後叫我瀅瀅。”

“瀅瀅……”

“七郎……”

次日,武媚娘看著攜手而來的小夫妻,心中暗自點頭。顯兒對韋氏明顯很喜歡,叮囑了幾句,就打發人回去歇息。

在回去路上的馬車裏,韋瀅瀅耳語道:“天後和我想的不一樣。”

李顯想了想,提醒韋瀅瀅道:“阿娘是非分明,沒有外面所言的那般……厲害。之前五嫂最得阿娘寵愛,五嫂經常會陪阿娘散步舒展身體,也會抄一些經書為阿娘祈福。六嫂則會做一些荷包衣襪之類的東西孝敬給阿娘。”

韋瀅瀅聽了點點頭,感激道:“七郎你待我真好。我以後一定孝順天後,不讓七郎為難。”

李顯偷偷牽上韋瀅瀅的手,道:“咱們以後夫妻同心,像五兄和五嫂那般相互扶持,休戚與共。”

韋瀅瀅重重地點點頭。

天後的幾個孩子中,只有李賢和太子妃房宜蕙的感情不如其他三對夫妻親密。房宜蕙端莊雍容,宜室宜家,但容貌只能算中上之姿。

偏偏李賢頗好聲色,府中姬妾是兄弟當中最多的,而且他還特別寵愛一個叫趙道生的養戶奴。

太子有男寵在某些朝代,比如漢朝,只要不影響子嗣,皇帝多會一笑而過。

但在李唐皇室卻是一個不可言說的存在,不為當時的社會所認同。

廢太子李承乾曾經就有一位擅長歌舞美姿儀的男寵稱心。但太宗皇帝為了太子的名聲就殺了這位男寵。這讓李承乾頗受打擊,也讓太宗皇帝和廢太子兩人的父子關系加劇惡化。

殷鑒不遠,但李賢對趙道生寵愛不減,經常厚賜財物於他,鬧得朝廷上下都知道此事。

李治當然也知道,但他沒有像他的阿耶那樣一怒之下殺了趙道生。

廢太子的教訓適用於兒子,也同樣適用於已為人父的李治。

李治雖然心中不舒服,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李賢鬧得不太出閣,就權當不知道。

讓李治更擔憂上心的是李賢的子嗣。太子妃無子,李賢寵愛張良娣,將來恐有廢後之事。

李治突然回想起李賢小時候的情形。賢兒自幼十分喜歡讀書,讀到《論語》中的“賢賢易色”反覆了好幾遍。

自己問他為什麽要讀這麽多遍,賢兒說沒有什麽原因,就是天性喜歡這句話。李治當時聽了大喜,在一次內朝會時,忍不住向李勣炫耀賢兒天性聰敏。

賢賢易色,尊重有德行的人,不重容貌。現在看來,李賢在內帷之中卻反其道而行之。

李治嘆了一口氣,其實這些都是小事,他可以置之不管。

賢兒的學習能力很強,在媚娘的教導下,處理事情的手腕和智謀都周全成熟了不少。但是,賢兒和媚娘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李治憂心忡忡,努力創造機會彌補兩人間的裂痕,只是這兩人都是嘴硬脾氣也硬之人,結果都是無濟於事。

李治又一次派人請太子過來一起用飯,只是飯廳內的氣氛越來越冷。剛開始李治還努力活躍氣氛,但慢慢地他也不想說話了,兩人根本沒有心思聽他說話。

對於媚娘說的每一句話,賢兒幾乎都是反覆斟酌之後給出的答覆,中規中矩,語氣冷淡就像寒冬臘月的雪花,凍得李治一顆心也跟著涼了起來。

李賢走後,殿內只剩下兩人。李治捂著胃,可憐兮兮地看向武媚娘道:“媚娘,我今日沒吃好。”

武媚娘“啪”一聲將奏章放下,柳眉一豎,臉上閃過怒氣,道:“找我幹什麽,怎麽不找你的好兒子?”

李治佯裝頹然倒在榻上,道:“可我就是想找媚娘你呀。”

武媚娘又拿起奏章,一邊翻看,一邊道:“我們母子的事情不用你瞎操心。”

李治流露出一臉心疼的表情,道:“我如何能不操心?賢兒不理解媚娘一片慈母之心,我看著為媚娘鳴不平。”

武媚娘聽了一頓,沒有說話,奏章依然攤在眼前,但思緒卻不知跑到什麽地方去了。

她想她與賢兒,終究是不能做像自己與弘兒那樣的母子。

賢兒記事時,她才當上皇後。這時,她為了鞏固後位對韓國夫人和李治的關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又給了韓國夫人接近賢兒的空子。

自己忙著跟李治學習處理政務,無暇顧及其他,放在幾個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有限。致使李賢和自己不親,反而對韓國夫人更有好感。

想必韓國夫人的死是埋在李賢心中的一根刺吧。

武媚娘要與李賢修覆關系親密如常人,恐怕需要回到源頭解決問題。但顯然,李賢和武媚娘這兩個驕傲的人都不想這麽做,也不會這麽做。

而且兩人的關系夾雜著利益權勢,覆雜至極。現在的武媚娘和李賢就像兩艘巨輪,載著各自的擁躉,順著慣性朝對方沖去。

兩者相遇,必有傷亡。

李治在一旁長籲短嘆,武媚娘眉頭微皺,回頭說道:“你嘆氣嘆得我心煩意亂,批錯了折子都怪你。”

李治立馬斂聲,起身殷勤地為武媚娘端茶倒水,道:“媚娘,兒子大了不好管,咱們為人父母多遷就一些。”

李治希望媚娘和賢兒和好如初,其樂融融。鄭莊公和母親武姜都發誓黃泉相見,最後還是能和好,可見媚娘和賢兒和好的希望還是很大的。

武媚娘聞言道:“我已經很收斂自己的脾氣了。不說這個了,斷了藥後,你感覺如何?有沒有加重的跡象?我看你剛才只吃了一點,現在要不要再上一些吃食?”

武媚娘連珠炮地發問,讓李治心中一暖。他一一回答道:“現在只是偶有頭暈,在我忍受的範圍之內,尚且沒有加重的跡象。太醫要我少食多餐,等過一個半時辰再上膳。”

武媚娘點頭,道:“明崇儼有些本領在身上。他說的那些神神道道,你可別隨便信了,敬鬼神而遠之,不要為鬼神之語所惑。”

當年太宗皇帝就是因為服了天竺“高僧”上貢的丹藥才驟然發病,溘然長逝。這事給武媚娘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生怕李治會因為病痛轉頭相信方士。

李治舉手發誓道:“我沒有信那些話。明崇儼雖然常說些神道之言,但也會借著神道行進諫之責,陳述朝政得失,當得起正諫大夫一職。”

說完,李治突然笑了,對武媚娘說道:“顯兒倒是對明崇儼很感興趣,一心想要破解他畫桃符止樂人奏樂的秘密。”

明崇儼從小跟人學了巫術。有一次李治好奇,刻意為難他,讓他叫停一樓的奏樂。明崇儼揮筆畫下兩枚桃木符,掛在屋上。

奏樂之聲立馬停了,說是在屋子上看見兩條巨龍,一時驚懼不敢有動作。

武媚娘也在現場,她十分好奇原理,就私底下派人查樂人和明崇儼是否有勾連,但一無所獲。她於是將這個事情詳細地寫在信中向武婧兒請教原因。

武婧兒說了一堆的話解釋這個現象,武媚娘看完只用一個成語就概括了。

杯弓蛇影。

武媚娘想到這裏,嘴角彎起道:“自從顯兒給明崇儼演示了點水成冰,他就很少在我們面前演這些戲法了。他現在更是把桃符止樂捂得死死地,生怕顯兒把這個也破解了。”

李治聞言會心一笑:“顯兒這孩子就是有些莽。現在戲法沒得看了,他一點也不懂悶聲發財的道理。”

武媚娘有些無語:“……你的惡趣味真是一言難盡。”

若明崇儼知道這家夥將他看作太常樂人一類,肯定會被氣壞。

偏偏這人還表現出一副信任且感興趣的樣子,多次給明崇儼出些難題怪題,內心樂呵呵地看著明崇儼慌手慌腳地找借口拒絕他。

李治攤手,反問:“媚娘,你也不是看得很開心?”

武媚娘一臉正直,鄭重道:“我和你不一樣。”

李治:“哪兒不一樣?”

武媚娘朱唇輕啟:“我不是他的病人。”

李治:“……”

“媚娘,你怎能說出如此冷冰冰的話來?”李治佯怒。

武媚娘用手揉了揉眉心,告誡他道:“別太過火,小心人家不用心醫治你。”

李治哼了一聲道:“我是皇上,他敢不用心?”九族消消樂警告。

被帝後提及的明崇儼最近有些焦頭爛額。自從他上次嘴快說出“相王面向最貴”之後,言語之間和太子李賢結怨。

面相最貴,其實就是將來能當皇帝的另外一種說法。

巫術、醫術、相術,這些就是小道。明崇儼以此進身,朝中不管出身世家權貴還是科舉入仕的大臣們都對他不齒。

再加上他年紀輕輕,經常能面見天皇天後,不少大臣對他羨慕嫉妒恨。

明崇儼身上有容易攻擊的地方,又和大臣不睦,彈劾他的折子像雪花一樣飛來,裏面有許多是依附東宮的官員。

雖然天皇天後都留中不發,但明崇儼知道這事不能善了了。想到日後太子上位,他可能被貶謫偏遠之地的命運,就寢食難安。

明崇儼想了又想,終於咬牙下定決心,把事情做絕,努力幹翻太子這艘船,支持英王或相王上位。

因著巫術,明崇儼和英王的關系匪淺。明崇儼打算好了,要是英王能上位,他就將自己所學的道法都教給英王。以英王忠厚的性子,想必自己還能延續榮華富貴。

相王是舊主,這個就更不用說了。

這兩人哪一個上位都比現在的太子強。

更何況朝中上下,哪個不知道天後和太子關系平淡乃至緊張?自己這也算是為天後搖旗助威。

前期有天後護著,天後不在了有新皇。明崇儼為自己做好了打算。

打定主意後,明崇儼開始籌劃布謀行事。

一日,明崇儼和武媚娘說完政事,提到了諸王。明崇儼不經意間說了句:“英王容貌像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薨逝時,明崇儼虛歲才四歲,記不記事且不說,太宗皇帝豈是他一介縣令之子能見到的?

即使有畫像,也是與真人相差甚大,做不得真。

明崇儼的這句話明顯是有心為英王張翼。武媚娘聽到後,仿佛只當這話是尋常,繼續說起其他的。

明崇儼將此話說出口後,又見天後沒有駁斥自己,內心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下來。自此之後,他經常將太子李賢舉止無度德行有失的言行私下裏報告給武媚娘。

李賢自然不甘心被明崇儼這個妖道中傷,指使東宮一系參奏明崇儼。一來二去,兩人之間勢同水火。

李治需要明崇儼治病,帝後二人對他的小錯多是容忍,至於大錯則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

帝後二人對明崇儼的態度令李賢驚懼難安。這份不安碰到解語花似的趙道生,化為深刻綿長的情愛。

太子李賢和趙道生之間的事情讓經歷過貞觀朝廢太子事件的人心驚膽戰。

朝堂之上,風雨欲來。

泉州府也是一片哀戚,他們清廉正直能幹的刺史大人要被調走了。

何將軍面帶憂慮,舉杯對狄仁傑說道:“也不知道下一任泉州刺史是什麽樣子。”

在泉州,何將軍和狄仁傑、武婧兒配合默契,三人戮力同心共同發展泉州的對外貿易和水師。

武婧兒笑道:“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狄刺史是高升中央,擔任度支郎中,而非貶謫,我們二人當敬狄刺史一杯。”

何將軍聽了,一拍額頭,立馬向狄仁傑道歉:“瞧我這張嘴,高升是好事,我自罰三杯。”

狄仁傑笑道:“無事,我與二位共事多年,猛然離開也不甚習慣。”

武婧兒以茶代酒敬狄仁傑道:“以後市舶司的事情要狄刺史多關照了。”

何將軍聞言大笑道:“市舶使怕是記錯了朝廷的官職,狄刺史去的是尚書省,而非殿中監。”

狄仁傑和武婧兒相視一笑,一飲而盡杯中之物。

“啊……你們是不是背著我交流了什麽信息?”何將軍一看見兩人這表情,就知曉他們二人得到了或者猜到了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狄仁傑伸手請武婧兒先說。武婧兒輕咳了一聲,道:“朝廷可能將市舶司收歸戶部管轄。狄刺史此去任職,怕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市舶司的歸屬問題。”

“嗷……”何將軍抱著頭哀嚎,道:“那我以後的糧草軍餉豈不是要向戶部要啊?”

何將軍這些年被泉州府衙和市舶司養刁了胃口,想擴建只需先問這兩處有沒有足夠的錢,有錢了就上書朝廷打報告。報告下來,府衙和市舶司立馬將錢物給到位,速度快,效率高,財物沒有被盤剝。

何將軍第一次遇到這事時,差點感動地哭了。

如今其中一人離去,市舶司又歸難纏的戶部,這叫何將軍如何不傷心?

正當何將軍悲傷之際,武婧兒雪上加霜說道:“我這兩三年應該也會離開。”

“啊!”何將軍以頭搶桌,直叫自己命苦,大呼道:“為什麽呀?”

武婧兒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解釋道:“天後念我在外奔波多年,多次催促讓我回京。只是市舶司事情繁多,我就言明天後推辭了兩三年。”

何將軍只覺得這是不幸中的萬幸,小心翼翼問道:“那……那個,殿下你知道市舶司以後歸誰管啊?”

水師和市舶司相互配合,兩個部門關系親密而又覆雜。何將軍因此對繼任者極為關註。

屋內只有三人,武婧兒沒有遮遮掩掩,直接說道:“我選了武徽音作為繼承者。”

“她啊,可以!這個好!”何將軍大讚。

他和武徽音接觸過,這小娘子是武婧兒一手教導,行事作風與武婧兒頗為相似。

狄仁傑聽到人選,眉頭微皺,道:“我沒有懷疑武娘子的才幹,只是疑惑她能順利當上市舶使嗎?”

市舶使是一個肥差,多少人躍躍欲試,只不過有武婧兒這尊受帝後二人寵信的大佛在,才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過來摘桃子。

武婧兒神秘一笑,堅定道:“她能坐上市舶使的位置。”

何將軍不解,直接發問:“為什麽?天後同意,天皇未必同意。”

“天後前幾年曾收了一個侄女,改為武姓,起名徽音。”武婧兒淡淡地解釋道。

狄仁傑腦海中一個晴天霹靂炸開,驚訝道:“是她!”

“誰呀?是誰呀?”何將軍一頭霧水,急切問道。

“孝敬皇帝的太……孝敬皇帝元妃楊氏。”狄仁傑很快回過神來解釋道。

何將軍大驚,隨後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

孝敬皇帝元妃可是李唐皇室的兒媳,她既無親生子女,也無養子女。

自從來到市舶司後,武徽音刻意疏遠了和母家的關系,一心跟著武婧兒做事。這樣的人焉能令李治和武媚娘不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